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》:一幅纵横交错的立体式清史长卷

《清代前中期史》书写的时间范围是1644-1800年,起自顺治元年,迄于嘉庆五年,亦即乾隆去世后嘉庆独立亲政之年。前此出版的《晚清史》书写的时间范围是1800-1911年,起自嘉庆五年,止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。



全书的内容结构,以“导论”为先驱,继之以十章篇幅,从纵横两个向度,对清代前中期史展开翔实论述,内中还插有15个表12幅图,可谓眉目清晰,图文并茂。最后还附有计千余种的“参考书目”,亦见参考图书之广泛,全卷约80万言,确是一部洋洋大观的清代前中期史。



就各章的具体内容而言,“导论”以“承旧开新”为题,画龙点睛地阐明了介于明代之后、晚清之前的清代前中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特色。《导论》后的第一章至第五章,从纵向角度,以各朝皇帝及其统治为中心,着重从政治史、军事史的角度,记述了各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动向,并对各位皇帝的历史功过作出评价。

 


其中第一章“1644年前的建国历程”,追溯了满族的历史渊源、女真各部的统一、清帝国的奠基者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历史功绩,八旗组织的创立及其与明朝在关外征战的历程。第二章至第五章,分别为“顺治朝”“康熙朝”“雍正朝”“乾隆朝”各章按照朝序,根据史实,依次记述了顺治帝继位后面临的内外挑战、对中原及长江下游的征服、多尔衮的执政擅权与党争、顺治的亲政与革新。进而论述康熙的登基、亲政,对清帝国疆域的统一及边疆的巩固,评价康熙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”,他与俄国的彼得大帝、法国的路易十四,都“标志着前工业社会里封建君主所能达到的极点”。在相继的“雍正朝”中,首先评述了雍正究竟是篡位者还是合法继承人,接着重点论述了雍正推行的财政改革、改土归流与开拓疆土,肯定雍正“为一个强大的、近代的政权在18世纪奠定了基础”。同时指出他“未能建立一些确保政治和经济不断加强的制度”,而是“仅仅依靠皇帝干预每个方面进行统治”。在“乾隆朝”中,作者首先评述了“乾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”,认为“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君主”,同时“又是一个最有争议的人物”,他“集艺术家、诗人、焚书者、好战者、穷人的保护者”于一身。他既“打败了噶尔丹”最终结束了中亚游牧民族的分立状态,强有力地扩大了清帝国的版图”,而又刚愎自用,打了劳民伤财的“大小金川之役”和得不偿失的“远征越南缅甸之战”。他既编纂了保存浩瀚典籍的《四库全书》,又大肆焚书,滥行文字狱。他在位期间发展农业、提高生产力,养活了全国3亿人口,使清朝的经济达到鼎盛,但又喜怒无常,挥霍浪费,导致晚年面临贫困和腐败的局面。面对这一系列矛盾,作者从心理学、政治学的角度,分析了乾隆的个性,指出他处处呈现出“个性与政治的悖论”。把乾隆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,分析描绘得入木三分。有论者评价“对乾隆王朝的叙述,可能是详细叙述各王朝的五章中最好的一章”。


 

全书的后五章,则从横向以专题研究的方式,着重从民族史、文化史、社会史、经济史等各方面,对1800年之前清代前中期的历史中的相关专题进行了深入论述,既是对前五章的丰富和补充,又不相互重复,显示出编者在立章布局上的匠心。如第六章“清帝国的征服者精英”,论述了作为清帝国的精英阶层:满族皇室宗亲、满蒙世袭封族、八旗统帅、汉军旗胄……在清帝国形成、发展,乃至衰落中的地位与作用。第七章“清代前中期士人的社会角色”,从教育史、科举文化史的角度,肯定了科举考试与科举制度在对儒家经典诠释、政治结构改变、促进社会稳定与学术思潮演变,及推动私人学术团体和书院的建立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影响,从而论证了士人扮演的社会角色。第八章“女性、家庭与社会性别关系”,从性别关系的历史叙述中,说明明清易代的客观环境为妇女提供了活动舞台,指出清朝统治的历史特性在女性层面的体现,并描述了性别规范、家庭现象、物质文化、精神需求以及男性的社会流动对家庭结构的影响。第九章“社会稳定与变迁”,详细地论述了人口繁荣、等级分化与社会流动、民族、职业、宗族、城镇、慈善事业、宗教组织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论述了清前中期的社会稳定与变迁。第十章“经济发展(1644-1800)”,对经济的各个领域、各个方面、各个环节进行了翔实的分析论证,认为这一时期,无论是市场经济、指令经济以及传统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,有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。 

 


中国古代优秀的史论家刘知几说,一部好的史书理应“总括万象,包吞千有”。从对本书十章涵盖内容的概括介绍中,可以看出《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》(上卷),可谓是一幅纵横交错的立体式清史长卷。


购书链接



往期精彩回顾


用《剑桥中国宋代史》给2021年道声:请多关照

十一特辑 | 皇皇史学巨著“剑桥三史”是怎么炼成的(附答读者问)

剑桥中国史:一场尚待完成的出版接力(文末送福利)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